ECUPL

华政要闻

  • 2025-07-22
    2025年6月26日下午,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帕克外国法与比较法学院院长兼张康仁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本教授(Prof. Benjamin L. Liebman)应邀来访我校,作题为“美国法治面临的新问题及相关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校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煜华教授主持,副校长罗培新教授及校内外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孙煜华教授致辞,高度评价李本教授在推动中美法学交流及中国法研究方面的贡献,特别肯定其主持的张康仁中国法研究中心在促进跨文化法律对话中的重要作用。李本教授以Loper Bright案件为切入点,围绕美国司法现状提出三大核心议题:近期宪法案件的深层含意、美国法律体系的现实图景及法治发展趋向。通过系统剖析美国司法实践,李本教授对相关问题作出深刻阐释并提出前瞻思考。他认为,解读美国法治现状,不能脱离美国历史。当前,美国法治在各种价值碰撞和力量博弈中发展,遇到了很多新命题,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推进法治进步。与谈环节,罗培新教授指出,当前美国法官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在裁决过程中如何平衡政治考量与法律原则,将成为影响美国法治走向的关键因素。他强调,研究美国法
    查看详情 
  • 2025-07-22
    近日,“长三角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长宁校区华谊楼基石厅成功举办。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司法行政部门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辽宁、贵州、湖北等省市特邀嘉宾共10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共商矫正安帮社会工作发展之策。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词。他表示,华东政法大学将与长三角地区兄弟省市司法行政部门、各兄弟高校、专业社会组织以及关心支持这项事业的社会各界一道,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深化合作,共同谱写长三角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司法部犯罪预防研究所监狱工作研究室贾晓文主任作题为《当前我国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发言拉开了本次研讨会交流的序幕。研讨会立足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搭建起高层次的跨界对话平台,深入探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全天的研讨交流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三省一市司法行政机关专家、实务机构代表通过主题发言、圆桌对话、分论坛交流等方式,围绕区域协同机制、精准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核心议题展开多维对话,分享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
    查看详情 
  • 2025-07-22
    6月15日至7月12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我校承办的2025年上海暑期学校――中华政治与法律文化项目在校举办。该项目以“中华政治与法律文化”为主题,通过中华法治思想、中华文化传承、现代法治概览、参观考察与实践等四大板块,向留学生展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树立中国法治社会的大国形象,同时为国际青年搭建友谊和交流的平台,增进多元文化的国际理解与友好往来。我校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韩逸畴在开营仪式上对来自各个国家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向学员们介绍了我校发展历史、学科特色以及暑校日程安排,希望学员们能通过这次宝贵的学习体验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政治法律文化知识,感受中国法治发展。本次暑期学校邀请10余名校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专题课程讲解,课程内容包含国内外法律制度、中华文化、戏剧文学以及汉语课程等主题,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法治思想与契约精神。暑校特别开设特色书法课,从毛笔握笔方法、书写姿势和书写章法等角度,指导学员们练习书法。学员们写下的一撇一捺、一钩一提,无不洋溢着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介绍中国政治法律文化的同时,
    查看详情 
  • 2025-07-22
    为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7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试点单位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祥飞主持。虞潇浩传达通报了上级单位会议精神,并详细解读了上海市“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区”实施方案精神。他强调,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一号工程”,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到改革试点的战略意义,对标实施方案加强协同,围绕“突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突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突出创新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的力量支撑”等三个方面重点要求,认真梳理工作,带着问题意识思索创新突破点,及时将试点建设经验凝练为制度成果,推动学校建设系统完备的立德树人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交流发言环节,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国际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结合各自承担的试点任务,分别就预期目标、工作举措、工作基础与需求,交流了下一步工作思路。近期我校入选为上海
    查看详情 
  • 2025-07-16
    近日,校基建处党支部与档案馆党支部联合开展了“百年焕新 记忆寻迹”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承载厚重记忆的东风楼前,邀请原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的老校友们踏着时光的印记重返故园,见证这座历经沧桑的教学楼在精心修缮后重焕生机。活动伊始,基建处党支部书记、处长陈江向约中老校友们深入介绍了东风楼保护性修缮工程的匠心细节。从尊重历史原貌的砖瓦修复,到融入现代功能的内部提升,每一处都凝聚着对历史建筑的敬畏与传承智慧。同时展示了长宁校区整体修缮、松江校区拓展工程建设情况。档案馆副馆长彭国云则引领大家“寻迹百年校园”,通过珍贵的历史档案与影像,细述这片土地上的文脉之重。座谈会上,老校友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当年琅琅书声犹在耳畔,今日楼宇如故更添新颜。一位满头银发的校友深情说道:“修缮后的东风楼,让我们的记忆有了温暖的归宿。”座谈交流中,两鬓风霜的校友们分享着青春故事与赤子情怀。约中老校友们于东风楼前合影,镜头定格下岁月与传承交融的珍贵瞬间。随后,在档案馆韩书婷的引导下,校友们参观了长宁校区,沉浸于百年学府焕发出的时代新韵。在重温历史、凝聚感情之后,两部门开展业务交流。围绕“如何推进基建档案规范化管理”这一核心
    查看详情 
  • 2025-07-16
    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在新传-立格联盟成立十周年之际,由联盟成员高校联合筹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暑期夏令营7月5日在海南海口开营。本次活动采用“学术研讨+沉浸式现场教学”双轨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课堂讲授向实践场域深度拓展。开营仪式由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渊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院长许身健教授致欢迎辞。他热情欢迎联盟各校师生的到来,高度评价了八校联合举办马新观夏令营的创新价值与深远意义,勉励全体营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勤于思考、深入交流、学有所获。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韩伯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指出今年恰逢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五周年,各成员单位要以此为契机,聚焦政法类高校如何助力法治国际传播,集中优势资源、深化思想碰撞,在构建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范式上形成合力,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贡献联盟智慧与力量。甘肃政法大学王文潇、山东政法学院王婧怡、上海政法学院武星灵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将倍加珍惜新传-立格联盟提供的宝贵学习平台,在海南这片蕴含革命精神的热土上,追寻中国新闻事
    查看详情 
  • 2025-07-16
    由长三角法治传媒研究院主办,浙江法治报、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大学生看浙江”暑期实践调研启动仪式6月28日下午在松江校区举行。浙江法治报编委曹志男、浙江法治报全媒体地方中心副主任朱蓓蓓,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副院长巢立明、党委副书记孙晓芳及浙江相关基层单位领导出席启动仪式。范玉吉对远道而来的浙江嘉宾表示欢迎,并回顾了去年参与首届实践调研的情况。“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将来就是要书写记录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发生的一切,本次调研活动也是教学活动。”他表示,大学生要走出教室,走进浙江,看农村、看城市,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范玉吉鼓励带队老师、学生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落实在行动中,同时要求研究生应发挥论文写作中“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的优势,带领本科生扎实调研,形成有深度、有思想的报告。“这次调研是一个机会,能让我们的学生去跟真实的社会链接,看看基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能把论文真正地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小见大,精心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韬奋新闻传播学院带队老师代表王亚楠副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曹志男为调研团学生代表授旗,随后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
    查看详情 
  • 2025-07-15
    7月14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部国际司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司支持、我校承办的第十四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在我校松江校区开幕,来自国内外140多所高校和机构的300余名学员共同参会。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胡文丽、外交部国际司公使蒋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姜炜,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致辞。前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前驻西班牙兼安道尔大使吴海涛、我校党委副书记韩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杨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选培部副主任杨立国等出席开幕式。“国际社会要重温联合国成立初心。中国追求和平安全、推进共同发展、倡导开放包容、践行多边合作,为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胡文丽强调,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单边主义、强权霸凌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各国应重振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她指出,当前国际组织中中国籍职员人数、级别与中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希望学员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能力建设,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蒋端表示联合国承载着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殷切期望和不懈追求,变乱交织的世界需要并期待中方为世界和平担当、为共同发展
    查看详情 
  • 2025-07-11
    2025年7月6日,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第十四届高峰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探讨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来自“立格联盟”10所成员单位的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党委副书记韩强、副校长洪冬英及相关部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开幕式上,承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致欢迎辞,秘书长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致辞,湖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振武,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教育处处长、二级调研员吕伟耀分别致辞。主题研讨环节,郭为禄主持论坛第一阶段。肖凯以“法学教育如何以实践为导向”为题做主题发言。肖凯以法官职业为例,指出法治实践需要法律适用、庭审驾驭、文书撰写、群众工作、司法科技等多元核心能力。基于此,他提出法学教育应当:一是构建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三个转变——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理论讲授转向案例研习、从单一教授授课转向“双师课堂”;二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推进教学评价机制与职称晋升机制的协同改革。他指出
    查看详情 
  • 2025-07-1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一行赴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调研交流。在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与我校一行座谈。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振江参加座谈。王洪祥指出,华东政法大学作为老牌政法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新时代新征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华东政法大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做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决不能“言必称希腊”。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培养新时代法治建设急需的高端人
    查看详情 
  • 2025-07-11
    6月26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先后赴涉外法治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专题调研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听取学院党政班子工作汇报并座谈交流。肖凯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系统推进培养体系改革创新:一要突出语言能力培养,夯实涉外法律实务基础;二要加强师资建设,打造理论实务兼备的教师团队;三要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法律规则适用能力训练,增加案例研习课程比重;四要联合实务部门开发特色教材、赛事和培训项目。他要求,各学院要细化任务清单,完善协同机制,全面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公室)
    查看详情 
  • 2025-07-11
    2025年7月1日,为深化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和合司法”特色品牌建设,科研处联合韬奋新闻传播学院、法律学院等组成的“和合司法”研究团队,在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的带领下,赴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台州中院”)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台州中院院长翟寅生及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条线中层干部、基层法院院长和法官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座谈会旨在落实双方此前签署的《法治教育暨法学智库建设合作协议》,重点探讨如何将“和合文化”融入现代司法审判实践,促进传统文化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会上,双方围绕项目进展、现存问题、预期成果及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在共同举办学术会议、智库成果转化、司法典型案例编撰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共识。<img width="554" height="415" id="图片 5" src="/_temp/beffa6a4-d443-4f10-bd46-3142f0a82ea7.jpg" alt="图片包含 路, 男人, 大, 板子 描述已自动生成" />座谈交流前,“和合司法”研究团队一行参观台州市黄岩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台州市路桥区
    查看详情 
  • 2025-07-11
    7月3日下午,我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推进会暨双月座谈会在长宁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曲玉梁,统战部副部长周莉,各民主党派班子成员、无党派人士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周莉主持。曲玉梁以“党派同体,作风同塑,形象同树”为主题,从开展主题教育的意义、学习的内容及方法、如何深刻理解领会经典著作内容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并对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主题教育推进提出要求:一是要对标学习要求,努力学深悟透。要通过主题教育强化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并将其融入履职实践。确保在建言资政中站稳政治立场,体现专业深度。二是要把握学习内容,稳步推进落实。要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通过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让经典著作中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参政党服务大局的实际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提升履职水平的加油站。三是要注重学习实效,加强自身建设。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学有所获,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切忌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务求实效。会议邀请经济法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欧阳天健就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并分享
    查看详情 
  • 2025-07-11
    6月23日至25日,副校长罗培新带队赴北京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基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汇报答辩。国际交流处相关人员陪同。罗培新从项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模、项目管理、培养成果等方面,详细阐述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等国外高校和机构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案,并与留基委专家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开展了深入交流。我校申报项目获得了留基委专家的积极反馈。为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治理人才,提升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留基委实施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入选该项目的有关高校学生将获得留基委提供的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及赴境外攻读学位的学费资助。前期,我校认真学习、领会留基委项目实施要求,力求充分发挥学校在法学教育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力争成为留基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资助高校,从而为培养高端法律类国际组织人才提供更大助力。预计项目获批后每年将有数十名学生直接受益。来源| 国际交流处
    查看详情 

最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