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4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校组织师生认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实况直播。校领导班子成员、老同志代表、中层干部、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等在两校区集中收看点收看大会直播。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铭记历史才能守护根脉,缅怀先烈才能汲取力量,珍惜和平才能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他强调,青年学子需从历史与未来的维度认识自身,将情感转化为理性力量与青春行动力;需具备全球视野、提升科技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理性的强国行动,把对先烈的敬仰转化为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民的赤诚、对时代的创造。校长肖凯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
查看详情
-
2025-09-04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我校与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我校档案馆与苏州市名人馆承办的“正义的法槌 世界的担当——倪征��生平图片展”于9月3日在松江校区开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在致辞中指出,选择在9月3日举办展览,一是致敬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与不朽功勋,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也是一次法律与正义的胜利,在东京审判的历史舞台上,中国法律人以非凡的勇气和专业精神,捍卫了民族尊严和国际正义。二是赓续我校与倪老的不解之缘,倪老称我校为“母校”并寄语“祝愿我的母校繁荣发展、培养法律后进”,凝结着对我校的深情与期许;他倾力提携后学,多次引荐国际法院法官莅校讲学,为学校注入精神动力与国际影响力。三是在深切缅怀中启迪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他希望同学们以展览为课堂,将“蓄志学法、以法报国”的精神转化为坚定法治信仰、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徐惠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苏州是倪征��先生的故乡,此次“馆校联动”将地方名人史料引入高校教育场景,实现了历史资源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期待让更多历史记忆转化为城市文化名片。档案馆副馆长彭国云介绍了策展历程
查看详情
-
2025-09-04
第十六届经济法律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共探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法律保障2025年8月24日,第十六届经济法律高峰论坛在上海沪华名都酒店顺利举行。作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建院(系)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联合主办,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法律保障”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为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法治化建设献智献策。论坛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钱玉林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致辞。虞潇浩在致辞中指出,经济法律高峰论坛由顾功耘等老一辈学者创立,已成为推动全国经济法学术探讨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作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建院(系)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届高峰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议题,强调经济法在健全宏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期待学院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华政方案”与“上海智慧”。论坛设置六个专题,围绕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多维度法律保障展开深入交流。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经济法治保
查看详情
-
2025-09-04
8月21日,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人员与社会融合部主任、CIFAL全球培训网络主任Alexander A. Mejia(Alex)一行到访我校长宁校区,与我校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就双方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访问标志着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的合作进入新一轮深化阶段。我校国际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伍巧芳,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丽君参与接待。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主任王根祥、执行主任吴玉刚及主任助理顾暘、项目部经理丁天悦陪同访问。Alex高度赞扬我校学生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日内瓦总部的实习表现。他表示,我校学生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卓越表现,展现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伍巧芳对Alex的再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重点介绍了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共同策划的三方法学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进展。作为我校首个由国际组织参与的联合学位项目,该项目已成功选拔两名学生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曼谷培训中心实习。双方进一步探讨了拓展学生赴西班牙、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全球多个培训中心实习的可行路径,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国
查看详情
-
2025-09-04
8月25日上午,上海市住建委主任王桢一行赴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改扩建工程查看建设情况,并开展高温慰问活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周立志,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徐建东,市重大办副主任、住建委工程建设处处长鲁超,华东政法大学基建处处长陈江、副处长王玉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张敏,副总裁、第一工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轶男等相关人员陪同。王桢一行实地查看了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工程推进情况,亲切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他叮嘱一线职工在连续高温天气下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身体健康。项目部要把工友、职工安全放在首位,合理调整施工时间,严格落实“做两头歇中间”规定,避免长时间暴晒作业,按时固定发放盐汽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改扩建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塑功能、全面开放”的原则,通过“留、改、拆”并举的方式,实现“校园全面开放”目标,打造开放型校园、打造高水平开放空间。项目位于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河东片区,新建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集住宿生活、学习交流、文体活动于一体,
查看详情
-
2025-08-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长远所需、当务之急。随着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必须加强探索建立涉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近日,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徐明教授、党委书记朱小萍、副院长梁爽教授、李诗鸿副教授、张翔宇副研究员、徐骁枫副研究员、资本市场研究院培训与发展部主任赵俊玲等一行赴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展开调研。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吕红兵、管理合伙人徐晨、律所合伙人兼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黄宁宁、管理合伙人倪俊骥、承婧艽、周磊、张承飚、国浩外事中心、品牌运营中心主任吴乐怡、国浩律师学院、国浩书院院长王志平参加调研,双方就涉外法治人才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吕红兵律师、徐晨律师对华政国金学院来律所进行调研表示了欢迎,期待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开启双方合作的新篇章。徐明教授对国浩律所二十七年来的发展壮大表达了由衷的祝贺,他指出,国浩作为国内资本市场顶级律所,规模与实力毋庸置疑,国浩与华政、国金学院有着深厚的友谊,长期携手合作,期待与国浩律所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朱小萍书记对国浩律所长期以来为华政学
查看详情
-
2025-08-29
2025年暑假期间,教务处组织我校教师赴瑞士高等法律职业研究院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开展境外教学研修,均圆满结束。7月6日至20日,我校教师一行10人赴瑞士高等法律职业研究院参加“高端法律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研修期间,高等法律职业研究院邀请来自瑞士、意大利、英国、法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法律、金融、税收、国际组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为团组授课。课堂上,团组成员与专家学者围绕长臂管辖、人工智能、国际税收、国际合规、国际仲裁以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法律与科技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充分探讨。课堂外,团组走访意大利米兰坎帕律所、瑞士卢加诺克拉默银行以及HMG生物技术公司,与律师、银行高管和企业家深度交流,深入了解国际前沿领域的法律实务问题和未来发展。此外,团组还前往日内瓦参访联合国总部,就国际法律问题和联合国发展与联合国官员进行了交流探讨。7月12日至24日,我校选派9位教师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参加“涉外法治教学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研修期间,团组深入西澳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州地方法院、金杜律师事务所等实务机构进行了参访和交流,全面了解当地法学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查看详情
-
2025-08-29
8月18日,教务处副处长陈绍玲、法律学院副院长马金芳带队前往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走访调研,看望在此实习的16名华政学生,与安徽高院政治部及业务庭法官代表座谈交流,共话法治人才培养。此次走访旨在了解实习生实践情况,听取法院对项目的意见建议。安徽高院政治部组织人事处处长虞雅莉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华东政法大学与安徽法院系统渊源深厚,输送的毕业生已成为安徽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近三年来,安徽高院接收华政实习生76人,均安排在审判执行一线业务庭,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带教老师,今年更为中基层法院实习生提供住宿保障,以实际行动落实法治人才共育责任。座谈会上,安徽高院政治部组织人事处一级主任科员余立杰介绍,华政实习生以“服从安排、主动学习、作风扎实”获得一致好评,尤其在卷宗整理、文书校对、案件讨论等工作中展现出扎实的法律素养。带教法官代表马士鹏、李军等结合实践提出,建议高校加强实习前实训,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庭审流程与文书规范,同时注重法律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华政实习生代表齐欣悦、王朝阳、胡思佳分享了实习感悟。她们表示,在高院的实践中,通过参与案件讨论、校对裁判文书、整理卷
查看详情
-
2025-08-29
近日,为服务北疆地区涉外法治建设需求,共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区域法律服务合作全新路径,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与北疆国际法务区校地协同发展对接会顺利举行,双方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进行座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司法局三级调研员孙德志、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高小卫,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曹都国等出席会议。会上,曹都国代表学院与北疆国际法务区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协议并揭牌,双方将本着“开拓开放、南北互动、资源共享、协力共建”的原则,通过制度性、常态化的资源整合,积极推动高素质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北疆地区涉外法治建设需求。在座谈中,双方还就协同培养、区域法治合作、涉外法律服务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曹都国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北疆国际法务区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此次创新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整合华政国际法学科与区位优势以及北疆国际法务区的实践平台优势,通过联合培养、实习实训以及党建联建共建、课题联研、项目联创、涉外法律服务等多元模式,更好满足北疆地区对精通国际法律规则、熟悉跨境业
查看详情
-
2025-08-29
8月19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我校获3项法治专项课题立项,包括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培育课题1项。中国教育法治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专项序号立项号类别项目名称主持人1ZFA250488专项重点构建中国教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练育强2ZFB250489专项一般考试招生管理法治化研究万圆3ZID250503专项培育来华留学的准入、评价与服务机制研究伍巧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国教育法治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专项为国家级课题,面向教育法治建设和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需要,重点资助中国教育法治与全球教育治理领域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法治基础,服务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决策支撑。专项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分别为: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3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20万元;培育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10万元。此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法治专项共立项21项,我校立项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立项课题主持人均为我校教育法学科团队成员,显示了教育法学科建设的成效。教育法学科高度重视各类项目的申报,注重依托项目凝聚学科重点
查看详情
-
2025-08-29
8月14日至15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培新应邀赴贵州,为贵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作专题报告,为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作专题讲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分享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罗培新以“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题,结合多年对营商环境工作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和解决方案。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开创性和指导性。并表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围绕着力整治企业和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提高建设水平、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为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查看详情
-
2025-08-29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当“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国际法学院近年来努力提高学生实习实训的质效。其中,与新疆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市人民法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上述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24年5月13日,国际法学院与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市人民法院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长宁校区顺利举行,并且进行了深入的座谈研讨。2024年7月15日,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一行赴喀什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市法院进行调研走访,并且举行华东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仪式之后,杜涛院长与国际法学院在当地实习的学生进行了座谈。2025年8月11日,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通过在线方式与第二批赴喀什参加实习的学生柴雪妍、魏东明、季洪林、张宇涵进行了座谈,了解学生在当地实习的工作内容、心得体会、生活安排以及安全保障的情况。除了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市人民法院,国际法学院在2025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松江区人民法院、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
查看详情
-
2025-08-29
2025年8月11日至8月19日,按学校重点引智项目计划及有关规定,政府管理学院成功开设了为期7天的暑期引智课程“社会科学的实验研究导论”。此次引智课程特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W.伯吉斯(J.W. Burgess)政治学教授唐纳德・P・格林(Donald P. Green)担任主讲,通过线上直播形式,为学员们系统讲解了社会科学实验的设计、分析与应用。学院严海兵、陈川慜、段海燕、杨端程等老师在线参与了该课程。该课程吸引了来自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的40余名校内外学生与学者参与,反响热烈。本次课程以实地实验为核心,系统阐释了社会科学实验的理论与方法、优势与局限,并结合丰富的多学科案例展开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实验研究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唐纳德・P・格林教授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实验设计的核心逻辑,帮助学员们理解实验分析对于探究因果关系的重要性、随机分配的概念与类型以及实验设计中如何通过协变量和结果测量来提高准确性等关键问题。针对实验操作实践中常见的难题与挑战,课程设置了专题研讨模块。唐纳德・P・格林教授用丰富的现实案例,结合R语言和Stata软件演示数据分析,生动且详细地讲解了实地试
查看详情
-
2025-08-23
8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率队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调研交流、推进合作。东航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志清,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郭俊秀出席,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肖凯表示我校与东航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感谢东航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支持与帮助,并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指出,我校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之一。近年来,我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在涉外法治、航空法等新兴领域的研究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东航是三大国有骨干航空公司之一,致力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极构建连通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航点数全球第二。当前,我校正在聚焦涉外法治、高水平市场经济法治保障、服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三个领域,深化综合改革。他希望双方紧紧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建航空法研究平台,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交流机制,用一流的法治建设为东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筑牢坚实基础,共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王志清重点介绍了东航近年来稳固安全基础、优化航网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