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PL

华政要闻

  • 2025-10-19
    2025年10月11日,由我校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由我校诉讼证据研究中心承办的以“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证据法保障”为主题的第一届诉讼证据论坛在我校长宁校区交谊楼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征文评审专家代表、获奖论文作者代表、校内外研究生等百余人参加。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本次论坛议题前沿、讨论深入、成果丰硕,为我国证据法治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凯教授和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席建林出席并致辞。肖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证据制度立法”,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对国家法治建设部署的积极响应,也契合上海当前司法实践对证据法律研究的迫切需求。肖校长鼓励在场专家学者与师生,学术研究需扎根中国土壤, “将文章写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而非停留在理论推演里”,通过研究中心平台与实务部门协同,把抽象的学理智慧转化为可操作的司法规则,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为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提供华政方案。席建林院长长期深
    查看详情 
  • 2025-10-16
    10月14日,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潘玉腾,福建省纪检监察协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纪委书记林月恩,副校长、党政办公室主任陈晓斌,发展规划处处长曹裕虎,纪检监察学院院长陈超凡一行到访我校,共商校际合作事宜,签署纪检监察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出席活动并作致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玉刚主持座谈交流并代表学校签约,教务处副处长杜素娟,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伍文英,纪检监察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吴美满,纪检监察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许玉镇出席。郭为禄对潘玉腾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双方合作的意愿由来已久,合作的基础也已非常牢固,此次潘书记带队到来,双方顺利签约,既实现了一直在盼望的意愿,又为两校合作开辟了新的前景。福建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上,相关学科支撑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与华东政法大学的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希望两校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纪检监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领域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资源共享、机遇互通,联合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研究,共同为加快构建纪检监
    查看详情 
  • 2025-10-1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要求。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商共建院校创新合作研究平台。此举旨在破解人工智能时代法治难题、赋能司法实务与法学研究协作、开辟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不仅是上海打造法治高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建设的创新探索。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强、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军华出席,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政治部副主任卢晓红主持会议。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华东政法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陆宇峰首先简要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对双方合作的美好前景进行了展望。2024年12月,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署了《关于法治教育及法学智库建设合作协议》,此次双方共商共建院校创新合作研究平台是双方共同推进协议落实的新成果,旨在通过院校的协同合作,构建以实践指导为主、兼具理论深度的法治研究体系,为上海打
    查看详情 
  • 2025-10-20
    当夏日的喧嚣渐渐散去秋意悄然落满芳草地此刻的华政园不只有季节更替的微风更有绚烂的花海等你赴约~粉黛乱子草、金黄硫华菊、红艳百日草带着满满心意茁壮成长目之所及每一片花瓣都沐浴着暖阳汇聚成无边的缤纷让肆意的芬芳浸透衣襟思贤桥旁一方花气集英楼里满架书香秋日是沉淀是收获伴你从容不迫摘取累累硕果漫步蜿蜒幽径举起相机定格花海美好花枝摩挲清风呢喃簌簌作响花期如约秋光正好最美的浪漫正在你我眼底绽放愿你在日历上折角保存这页馥郁篇章绚烂花海的背后,是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满满心意。他们精准计算花期,精心挑选适配秋日的花种,日复一日呵护其生长,用汗水为师生打造出兼具学习氛围与自然之美的校园环境。文明打卡小贴士:拍照时切勿踩踏或摘取花草让有限花期绽放无限美好一起守护这份校园浪漫~来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后勤管理处编辑| 罗林哈 责编 | 曹婧
    查看详情 
  • 2025-10-20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开展好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10月12日至15日,校党委统战部、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与徐汇团区委一行前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民族团结、校地共建为核心开展沪滇两地民族团结系列共建活动。调研队一行前往屏边县湾塘乡中心小学和泸西县建设第二小学开展进行座谈交流并参加少先队建队日活动。校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长井世洁介绍了学校民协相关工作,并代表民协与共青团泸西县委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学生代表卢定强以《接过接力棒,做新时代少年》为题进行国旗下演讲,向小朋友们分享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为小朋友们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学生代表马茹红、王双星结合法学专业为当地小学生们带来法治安全教育课,帮助小学生们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交流座谈中,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周莉介绍了我校民族工作开展情况,她指出,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方面,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民族魅力文化月”等为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重要积极作用
    查看详情 
  • 2025-10-20
    10月16日下午,国际医药知识产权组织(INTERPAT)代表团一行13人访问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就生物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高端人才培养开展交流座谈。副校长周立志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主持会议。松江区科委副主任陆艳婷,华政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于波、教授董春华、副教授肇旭、特聘副研究员谢宜璋、外事秘书卢莹,出席了座谈交流会。副校长周立志在致辞中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双方于今年4月在松江校区的首次交流,此次再度到访充分体现了双方深化交流、共谋发展的诚意与决心,标志着合作将迈入新阶段。周立志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近年来将知识产权国际化教育列为学校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学校汇聚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持续拓展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美国卡多佐法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多层次、国际化的联合培养体系。学校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连续承办九届“WIPO―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暑期学校”,累计培养全球800余名学员,办学质量得到国际高度认可。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INTER
    查看详情 
  • 2025-10-20
    山河铭记英雄志,薪火传承赤子心。为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10月15日,校团委在松江校区举办“听峥嵘故事,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作战75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69师207团通讯连卫勤战士朱俊贤、松江区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名誉团长朱渭民,校团委书记张晶星及师生代表,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在历史回响中感悟精神力量,在初心传承中凝聚奋进力量。老兵宣讲:战火记忆里的热血担当“零下四十度的长津湖,战士们啃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豆,趴在雪地里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哪怕冻成了‘冰雕’,手指还紧紧扣着扳机……” 活动现场,松江区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名誉团长朱渭民老师以《长津湖战役》为主题,用饱含深情的讲述打开了时光的闸门。今年83岁的朱老师虽未亲历长津湖战役,却深耕抗美援朝宣讲十余年。从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的慷慨出征,到长津湖战役中以弱胜强的钢铁意志,再到上甘岭战役里“向我开炮”的悲壮呐喊,朱老师将宏大的战役背景拆解为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故事,让75年前的烽火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原来课本里的‘最可爱的人’,是用这样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 我校学生蒋佳敏攥着笔记本,
    查看详情 
  • 2025-10-20
    10月14日至15日,我校全面改革升级后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正式开讲。此次课程改革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将本课程打造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标杆。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创新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模块化学科组合”模式,着力构建具有示范性的高水平教学体系。(《概论》课程第一讲教学团队现场授课图)作为全面革新后的首讲,本次课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为核心主题,由校党委副书记韩强担任本讲课程负责人,赵庆寺教授领衔马克思主义学院9位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以滚动排课式方式为两千余名2025级法学生带来了一堂体系完整、阐释深刻的高质量课程。课程内容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与深远影响,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宏伟蓝图与时代使命,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概论》课程第一讲学生上课情况截取图)本次课程的优化与迭代,是在长期积累的坚实基础上实现的稳步提升,凝聚了过往教学实践
    查看详情 
  • 2025-10-17
    10月9日,全球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法务合规部团队一行到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双方围绕“企业出海”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校企协同机制展开深入座谈交流,共同探索法学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宁德时代法务合规部副总法律顾问、部长助理、项目法务组负责人宁清宇,风险管理组负责人沈义其,法务资深经理胡剑、黄燕君,合规经理周戈扬、李秋鸣,法务专员徐钲与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曹都国、院党委副书记侯玉芹、副院长许凯、校就业中心汪燕、研究生辅导员夏草共同参会。曹都国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地区发展、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他强调,随着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法治人才培养必须紧跟企业国际化步伐,聚焦实务能力与全球视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许凯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涉外法治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进展。他指出,学院依托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法查明中心等平台,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法律需求,强化课程改革和实习实训,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侯玉芹则从学生培养角度,介绍了学院在强化学生实务能力方面的探索,特别
    查看详情 
  • 2025-10-17
    为贯彻落实学校综合改革部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新学期学生工作提质增效,10月13日,秋季学期学生工作交流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陈赛金主持。会上,来自学工部、团委与各学院的7位教师代表,围绕赴中国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境内外高校研修感悟,以及国药(上海)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上海建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金山区秦山村跟岗与挂职锻炼体会进行了分享。虞潇浩充分肯定了实践项目成果,指出系列项目是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并强调要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形成常态化分享机制。结合学校综合改革任务,虞潇浩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三有”定位,做“有常识、有专业、有情怀”的辅导员。他强调辅导员需熟悉学生管理基本制度与学校架构,做专业引路人而非“全能保姆”;要深耕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战略规划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华政共同体”意识。二是聚焦综改核心任务,围绕学校“重服务、强贡献”目标,辅导员应主动对接涉外法治人才、高质量市场经济法治人才、超大城市治理
    查看详情 
  • 2025-10-17
    2025年10月15日下午,华东政法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联合举办《经济法学》课程交流会,双方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协作及“慕课西行”合作项目推进展开深度交流。会议伊始,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朱敏、云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艳分别致辞。朱敏介绍了华政经济法学院的师资、科研优势及人才培养目标,回顾了经济法学院前期与新疆石河子大学、喀什大学等高校联动开展的沪疆师生同上一堂课的“慕课西行”项目,提出“讲政治、重育人、谋发展”的合作建议,强调结合云南多民族省份的特点开展教学,希望共同打造课程思政品牌,协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跨区域新模式。李艳则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指出此次合作是引入优秀教育资源、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期待通过跨地域教育协作增进两校师生的交流。随后,两校教师代表分享本校《经济法学》课程建设情况。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任超教授指出,华政经济法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优势课程,教学注重问题导向,具有“海派”华政特色;云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薇表示,该校“经济法”课程突出商科特色,强调实践性,希望能借助华政经济法学科优势一同携
    查看详情 
  • 2025-10-15
    2025年10月10日,学校在长宁校区基石厅组织召开实践实务教学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核心命题,深度凝练实务课程、实践资源建设经验,系统研判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上海市法检系统实务专家代表、校内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等47人参会,共商新时代实践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会议由副校长洪冬英主持。肖凯校长代表学校向上海市法检系统实务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实务课程建设的深度参与和鼎力支持致以诚挚谢意,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上海市高等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任务的关键举措。围绕当前改革重点,肖凯校长系统部署了三项攻坚任务:其一,锚定育人方向,统筹推进全局改革。要深刻把握综合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全局性影响,既立足学院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精准施策,更需从顶层设计层面系统构建改革框架,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协同联动。其二,着力破解实践基地布局的区域局限,推动资源均衡覆盖。针对当前实践基地建设与其他高校存在的差距,学校将重点向长三角以外地区延伸实践资源网络,扩大主要生源地的实践平台供给,引导各学院积极拓展多元化实践渠道,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覆盖面与实效性。其三,强化教学激励,凝聚改革攻
    查看详情 
  • 2025-10-14
    2025年9月27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主任、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国务院学委员会区域国别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刘洪武教授应邀来我校主讲“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第一讲,讲座主题为“区域国别学建设前沿:问题―实践―理论三部曲”。本次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区域国别法治研究中心主办,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区域国别法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明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韩强教授首先致辞。韩强书记深情回顾了与刘鸿武老师的交往历程,对刘老师再度莅临华政讲学表达了衷心感谢。韩书记强调,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新兴交叉学科,也是我校目前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作为老牌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率先获得区域国别学学位点,并努力打造以区域国别法治为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涉外法治的国家战略。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中,我校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接下来还要继续巩固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独特优势和激烈,进一步整合全校法学、政治学、外语等交叉学科资源,抓住历史机遇,趁势而上,将华政打造为具有样板意义的区域国别法研究高地,为学校争取新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接着
    查看详情 
  • 2025-10-14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探索“党建+红色文化传承”融合发展新路径,9月28日下午,图书馆党总支、文伯书院党总支、机关党委、团委党支部、档案馆党支部联合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主题党日活动。来自各基层组织的40余名党员代表同上一堂“行走的党课”。沉浸式观展:在“党从这里诞生”重叩问初心在校史文化协会讲解员刘仕杰同学的引导下,党员代表走进“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一卷卷泛黄文献、一件件尘封档案,生动还原了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其中专设的“华政红色印记”单元,六个微故事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生动诠释了校史与党史的紧密交融。图书馆蔡屏随后重点推介展陈的红色书籍,让静态史料成为流动教材。情景式研学:在“正义的法槌”中砥砺使命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员代表移步至“正义的法槌 世界的担当——倪征𣋉生平图片展”,倪征𣋉先生以专业赴国难、以法槌铸担当的图文史料,让“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的箴言直抵人心,进一步坚定法治信仰、服务国家战略的信
    查看详情 

最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