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嘉莹(英才计划 汉族)
豫园的灯火,在2025年新年的薄暮中次第亮起,像一卷被时光缓缓铺开的丹青长轴。糖葫芦的琥珀光泽里,映着孩童踮脚时的雀跃;蒸笼掀开时,小笼包的热气与桂花酒酿的甜香交织成一片朦胧的雾霭;旧阁楼的飞檐下,一盏绢纱兔子灯被小囡轻轻牵过,绒绒的耳朵在风里微颤,像是要跳进新岁的月光中去。
而这一切,又何尝只是一场汉族江南年俗的缩影?那游弋的鱼龙,是草原赛马扬蹄时奔腾的豪情,也是傣家泼水节飞溅的银虹;糖葫芦的红果串起北国的冰雪,而甜糯的汤圆里包裹着南国水乡的温柔。这方寸园林,原来早已是一座微缩的华夏。每一盏灯都是民族记忆的星火,每一种滋味都是山河岁月的沉淀。当蒙古长调与江南丝竹在夜空里相融,当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与苗银项圈在观灯人潮中交相辉映,我们忽然懂得:所谓民族团结,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糖葫芦上共享的甜,是兔子灯里共护的光,是无论来自雪域高原还是东海之滨,都愿意为同一片灯火停驻的温柔。
镜头定格的,不只是豫园的元宵夜景,更是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注脚。那些光影中跃动的,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编织的锦绣;那些热气里升腾的,是万里山河从未断绝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