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我校全面改革升级后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正式开讲。此次课程改革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将本课程打造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标杆。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创新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模块化学科组合”模式,着力构建具有示范性的高水平教学体系。
第一讲教学团队现场授课图
作为全面革新后的首讲,本次课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为核心主题,由校党委副书记韩强担任课程负责人,赵庆寺教授领衔马克思主义学院9位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以滚动排课式方式为2000余名2025级法学生带来了一堂体系完整、阐释深刻的高质量课程。课程内容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与深远影响,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宏伟蓝图与时代使命,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第一讲学生上课情况
本次课程的优化与迭代,是在长期积累的坚实基础上实现的稳步提升,凝聚了过往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成果。该课程长期依托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与法理学教研室的核心力量,逐步完成了从通识选修课到专业必修课的跨越式发展,并于2024年成功获评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扎实传承。在此坚实基础之上,为推进课程实现从优到强的新跃升,学校创新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模块化学科组合”机制,组建起由3位校领导领衔、6位教授担纲首席主讲,覆盖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的59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该团队进一步结构化地分为11支课程教学小组,共同构建起一套覆盖全课程模块、多学科支撑的系统化教研矩阵。
首次授课前,全体教学成员开展交流研讨和开课准备
为全面落实重构教学团队、重塑课程体系、重铸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自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学校已组织召开多次课程建设专题会议,课程团队顺利完成首轮分组集体备课,并积极参与课程开课交流会。期间,团队系统梳理并分享了在课程教学与团队建设方案、排课与任务清单制定、参考资料整合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围绕实务师资队伍充实、教研协同机制完善、教学内容深度转型等重点建设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并就下一阶段课程建设的方向与学校配套保障工作形成了广泛共识。
团队集体备课
“概论”课程的改革汇聚多元学科,扩展理论深度,拓宽实践广度,为我校法学核心课程体系内涵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是我校深化综合改革和培养高层次法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持续推动教学创新与学科融合,打造理论有高度、阐释有深度、导向有力度的华政金课,形成华政特色的法学教育品牌。
来 源 | 教务处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