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法治的记忆拼图”暑期社会实践到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展演,从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到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成立一年来,成员师生发挥高校法治文化传播力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构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格局,持续提升法治文化育人实效。
7月2日,2025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年会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在回顾中展望与谋划,为上海大中小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代表参会。
“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在深化法治文化育人、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校党委副书记陈玉刚在致辞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法治文化育人,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更是服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举措。他介绍了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过去一年的工作,鼓励大家要握紧“红色基因”之钥、“队伍强基”之力、“科学研究”之擎,构建红色法治文化课程体系,打造“法萌宣讲团”品牌,筑牢协同育人根基,凝聚起服务中国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后继力量。
“我希望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成员深度融合,实现新突破;协同创新,展现新作为;引领发展,作出新贡献。”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宣传处四级调研员周杨高度评价了联盟的一年的工作,寄语成员师生做好联盟的拥护者、参与者、服务者。
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馥华主持会议,介绍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工作机制,对联盟名称、Logo使用规范、联盟组成、宗旨、原则、权利与义务、组织架构、经费来源与使用等架构进行说明。
法律学院教授于明发布2025年红色法治文化课程征集与实践活动评审结果,上海外国语大学“红色基因·全球视野:周恩来外交法治思想与当代国际法实践”等8项课程立项。他还以“从《三毛流浪记》谈起:新旧社会儿童的命运与法治保障”为案例,介绍红色法治文化课程设计,建议大家从青少年身边熟悉的故事谈起,师生共同完善讲稿和课程。
会上,联盟成员交流研讨了未来联盟的工作机制和规划,希望发挥各自优势,群策群力打通学段壁垒,设计法治文化育人路径,让法律精神在小学故事里播种、在中学案例中萌芽、在大学思辨间结果,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
来 源 | 党委宣传部 文 | 曹 婧 图 | 丁 芃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