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乍得、缅甸、印度尼西亚、巴拿马和老挝等国的留学生,在我校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韩逸畴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参观交流,共同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本次活动由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党支部书记麻云程律师主持。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可青律师致辞,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给留学生讲解“年”与春节起源的传说。
赵可青不仅解释了春节中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等习俗的由来,还指出了“年”所具有的一种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旧岁和灾害,而驱赶“年”的过程则象征着迎接新年、祈求平安和幸福。这种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在文化讲解环节,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代表潘仁麟律师等通过PPT等形式,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的重要节日,如腊八、小年、除夕、春节和元宵。讲解内容不仅涵盖了各节日的历史起源,还深入探讨了相关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在此过程中,留学生们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了他们对中国节日的感受和理解,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在互动游戏环节,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与小年与春节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问题,涵盖小年的日期和春节的传统习俗等,答对的留学生将获得小礼品。现场还有很多写有灯谜的红灯笼,内容与小年、春节文化及法律知识密切相关。律所的青年律师与留学生们热情互动,共同参加猜灯谜活动。
在习俗体验环节,律所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同事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授留学生剪制传统窗花,包含了象征吉祥的福字和生肖龙等简单图案,让他们沉浸于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留学生们在亲手制作过程中充满了创作的乐趣,对自己的作品倍感自豪,充分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与美好。
赵可青还向留学生们介绍了“福”字的历史渊源及其象征意义,解释了其代表着幸福、吉祥与美好的愿望。在书写过程中,他详细讲解了毛笔的用法、运笔的技巧,以及书法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活动中,留学生们自己拿笔学写“福”字、“春”字,通过互赠作品与新春祝福,共同传递了节日的欢乐与文化的温度。律师们对留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书法的领悟与掌握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美食品鉴环节,青年律师们向留学生介绍了饺子的制作方法及其象征团圆与吉祥的寓意,并邀请他们品尝精心准备的饺子。同时,向留学生讲解了汤圆的制作工艺及其象征家庭和睦与美满的文化内涵,邀请大家一起品尝软糯香甜的汤圆。
韩逸畴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交流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增进国际友谊,推动中外文明互学互鉴,展现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他也期待留学生能多参与此类活动,成为中外法律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留学生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受到了中国新年的温馨氛围。律师们也分享了他们的感受,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留学生开展法律专业与文化交流活动,共同促进中外文化的互学互鉴。
来 源 | 国际教育学院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