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刑事法学院和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举办法治人才培养与实践合作启动仪式。会议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刑事法学院、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合作,加强法学教研机构与公安实务部门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理论对实务、警务实践对刑事法学教学科研的双向支持。
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教授,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队长刘必强、支队政委陆小龙,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张绍谦教授,我校刑法、民法和刑事诉讼法专业部分专家,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部分业务骨干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刑事法学院孙剑明副教授主持。
孙万怀在合作启动仪式致辞中提到,合作项目依托刑事法学院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师资、教学、科研力量,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在警务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合力推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及创新,在高层次司法实务人才教育培养、高素质法学科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推动公安执法和法学教研工作共上新台阶。
刘必强在致辞中结合经侦支队在办案中遇到的现实案例,指出公安执法办案面临的许多法律适用难题。希望建立警校合作,实现法治人才培养、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互动。他提出,今后双方将联合开展法治理论与实务交流,加强应用法学理论研究合作。针对公安执法中的疑难案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案例背后潜藏的法律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等联合开展专题研讨,进行精品案例的深度开发。
张绍谦认为,实务界专家对法律的理解和办案体会需由学者带到法学院的教学科研中,在实践中,公安机关立案难、有案难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难点在于对刑民交叉案件的法律关系分析方面,公安办案人员需要法学理论的系统指导。他希望合作项目持续下去,结下合作的丰硕果实。
在自由交流阶段,我校法律学院孙维飞教授分析了刑民交叉案件中的民商法专业问题,表达了对蓝鲸护企工作的支持。刑法学教研室毛玲玲教授展望了法治人才培养与实践合作的愿景蓝图。徐光华教授结合自己教学科研和兼职律师的职业经历,分析了司法实践对刑法理论的需求和刑法对保护企业发展的作用。徐宏副教授指出蓝鲸护企行动作为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中央优化营商环境又一重要举措,双方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致力于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实践的交流,愿为实现蓝鲸护企贡献绵薄之力。刑事法律系系主任陈邦达介绍了学院相关学科概况,并阐释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共建的模式和意义等。
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政委陆小龙、“蓝鲸”护企工作站负责人伍震宇、执法监督室主任袁曜珩、情报技术室主任徐国栋等实务专家先后就普陀分局经济侦查支队肩负的法治使命、公安业务、护企工作站概况、警校合作机制和合作意义等问题展开交流。
会上,孙万怀与刘必强分别代表刑事法学院和普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共同签署了“法治人才培养与实践合作协议”。会后,双方专家还就普陀区“蓝鲸”护企工作站案例研讨展开深入交流。
来 源 | 刑事法学院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