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部署要求,12月17日下午,我校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深化数字赋能检察”座谈会暨检校共建协议签署仪式。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出席签署仪式并讲话。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我校纪检监察学院应培礼教授,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全,学生处处长陈赛金,刑事法学院虞浔、王戬、王海军教授,学校办公室督查室主任孙嘉伟及市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和签署仪式。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主持会议。
叶青表示,此次与北京市检察院开展检校共建,为我校建设合作基地打开新的切入点,也为我校开展法学学科建设、法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助力。近年来,我校推动法学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以及聘请实务专家担任专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此次围绕深化数字赋能检察搭建合作框架,与北京市检察院共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依托法治工作部门对法学院校的支持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有利于打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壁垒,加快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叶青指出,下一步双方合作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的新问题、困扰已久的难题共同开展理论研究,力争为实践提供更优解决方案。他希望北京市检察院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教学资源,围绕数字检察提供体系化教材,为法学教育提供前沿指导,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研讨、接收学生实习等方面切实推动检校共建落地见效,打造检校合作优质品牌。
朱雅频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强调“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北京市检察院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署深化数字赋能检察理论与实务合作框架协议是检校双方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把握历史主动、战略主动、发展主动,以“法学理论·检察实践·数智技术”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促进以“中国之制”保障“中国之治”的应然之举。北京检察机关要着眼双赢多赢共赢,发挥检校跨区合作得天独厚的融合优势,通过联合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申报重点课题、深化研究资源和学术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数字检察理论与实务应用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努力打造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高地。深刻把握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点,依托华政专家智库资源,在有效破解制约数字检察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检校人才培养交流和工作协作中凝智聚力,推动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
叶青与朱雅频代表签署《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华东政法大学深化数字赋能检察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检察院向我校六位教授颁发咨询专家聘书,并围绕深化数字赋能检察和检校合作,双方开展深入座谈交流。
北京市检察院数字检察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总体情况,来自市院、东城院、海淀院、昌平院的同志汇报演示了“带长租司法网拍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新型网络传销犯罪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刑事案件诉前侦查监督模型”“行政机关未依法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岳向阳介绍了双方共建的基本考虑及合作内容。
来 源 | 社会协同合作处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