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法律AI交叉学科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主 讲 人:冯煜清 东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法学院副教授
东南大学中国法治发展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毕 胜 东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主 持 人: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讲座时间: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19:00
参会形式:线上举行 腾讯会议号: 886865557,参会密码见各学院科研秘书通知
讲座介绍:
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加速突破的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在深度融入各行业各领域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华东政法大学充分认识到,运用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创新发展,事关“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关对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贡献力提升,事关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服务涉外法治建设、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的核心任务达成。全校上下必须按照上海市教委的部署,立即启动实施“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跃升计划专项”,组织引导全体科研人员从科学思维方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研究手段方面主动学习、充分理解、熟练使用人工智能,从科研方向方面将相关学科知识、数据、方法与人工智能进行紧密结合,进一步构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全新学科知识体系。有鉴于此,经学校研究,现确定2024年12月为“AI赋能科研宣传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人工智能(AI)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颠覆性变革正在发生。基于统计学方法的传统实证研究逐步引入AI为法律文本分类、信息提取、数据清洗提供了支撑,使得海量样本数据分析成为可能;深度学习进一步突破传统方法的瓶颈,但也在理论解释和因果关系推断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大语言模型(LLMs)凭借其对大规模语料的预训练和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展示了处理复杂法律任务的潜力,经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越来越能够模拟人类的反应和行为,使研究者得以在大规模与高速度的条件下检验与迭代人类行为理论与假设,为社会科学研究开创了新路径。
本期“东方明珠大讲坛”有幸邀请到东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冯煜清副教授和法学院毕胜博士主讲“法律AI交叉学科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活动由我校科研处处长陆宇峰教授主持。
冯煜清,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挂职),东南大学中国法治发展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法律社会学、数字法学研究,在《Law & Society Review》《China Journal》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 10 余项,3 次获评东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毕胜,东南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自然语言生成、法律人工智能。
“东方明珠大讲坛”是我校落实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立足“学术兴校”发展模式和“多科融合”发展格局,由科研处牵头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级别、覆盖全校所有学科、具有学界美誉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殿堂,旨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和高雅的学术氛围,带动全校高质量科研进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