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PL

华政要闻

我校召开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暨集体备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139

123日,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暨集体备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由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法学院校的专家及我校校长叶青教授、副校长洪冬英教授、华东检察研究院副院长王戬教授、刑事诉讼法教研室部分教师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课程建设经验、教学科研经验等展开讨论。

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陈邦达教授汇报学科课程建设概况。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抓手,以市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为依托,注重培养以人为本、胸怀天下的法治人才。

在校外专家交流指导环节中,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秦策教授指出要关注课程结构化和层次化设置,充分运用习题、案例、思维导图、法庭剧等多样资源,由浅入深展开教学。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林静副教授分享证据法课程教学体会和经验,针对个性化教学和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出建议。上海政法学院张进德教授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两方面作深入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樊传明副教授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课堂展开三个角度探讨诉讼法课程和证据法课程的关系,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时代课堂的价值定位和教学方式。

洪冬英结合校外专家的分享和我校课程开展情况,提出授课教师要根据课时情况、学生法学基础、课程与实体法交叉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强化法学课程的实践性,推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建设。顺应数字化时代,深化数字化赋能教学程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方式。王戬强调本硕博不同阶段教学的层次化。本科教学要以扎实基础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持续学习能力、问题捕捉能力。硕博教学则注重个性化,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挖掘问题。刑事诉讼法教研室教师王晓华、王小光、王涛、封安波、程衍还分别从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增强课程的衔接配合、强化教学的实践面向等方面作经验交流。

叶青充分肯定本次研讨会暨教研室集体备课的价值。他强调,要处理好课程内容与课时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理论性与法律实践性的关系,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要把握刑事诉讼法作为小宪法的定位,注重诉讼理念教育,实现课程价值引领功能,为国家培养正义温暖的法律人。


 来 源 | 刑事法学院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