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以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质生产力发展,12月6日,第二十一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论坛在G60科创大厦举行。
论坛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我校、松江区人民政府主办,我校知识产权学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松江区知识产权局和松江区司法局承办,上海市松江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法治研究中心协办。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芮文彪,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余晨,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靖,松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晔,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明树等出席论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松江区人民法院、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等有关单位,松江区知识产权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镇、经开区、市场监管系统、产业园区和企业代表,我校知识产权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主持。
开幕式上,王靖表示近年来松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放大,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松江将始终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重要引领,更加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注重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更加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她期待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为应对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指导,希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各城市共建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高地,共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郭为禄表示,我校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所需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原则,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作为学校服务战略的重要平台,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深化法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未来,学校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法学学科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支撑;立足上海和长三角城市发展、产业变革需求,加强知识产权科研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推进高水平知识产权教育开放,为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贡献华政力量与智慧。
芮文彪指出,上海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工作,坚持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推动创新成果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支持保障。持续健全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切实强化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对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加强制度创新、促进转化运用、健全保护体系着手,切实发挥知识产权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助力各类先进生产力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集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主持开幕式
在仪式环节,论坛以视频方式展示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松江分中心”的建设背景与工作重点。
芮文彪、王靖共同为“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松江分中心”揭牌。余晨、王晔共同向松江区8家企业和2家产业园区授予“松江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松江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产业园区”牌匾。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陆峰发布《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松江分中心重点工作机制》,并与我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区人民法院、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5家单位签订入驻协议。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技术情报部主任瞿丽曼发布《松江区6G技术与卫星互联网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
开幕式后,虞潇浩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负责人吕国强,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明树分别就“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精彩演讲。
论坛还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运用与新质生产力”设置两场主题研讨,分别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唐震和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徐瑾主持,16位知识产权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卢海君、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德芬、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顾惠蓉、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谢轶、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晏子楠分别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著作权问题及解决方案”“商标法中商标使用的类型及其判断标准”“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商标权利人品牌经销商知假售假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额度的考量”“知识产权商业维权诉讼趋势研判及若干问题思考”等主题,从理论与实践、司法与行政等多个维度,为知识产权法治保护出谋划策。
我校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太平、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梅术文、上海市张江公证处主任张磊、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开鑫、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远超则分别就“新业态的商标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的方法论立场”“‘智慧公证+’赋能知识产权强链增效”“AIGC时代内容版权产业的变革与思考”“破解商业秘密保护难题,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从理论研究、企业运营与司法实践等不同角度,对知识产权运用提供了诸多良策。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刘军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黄浩、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仁、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二庭庭长钱光文,结合自己的司法实践经验,分别在简要总结嘉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独到点评。
我校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紧扣“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服务新质生产力”主题,发言嘉宾结合实务经验或理论研究,从多个层面发表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他们的精彩发言,使本次论坛的讨论内容具备了高度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对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 源 | 知识产权学院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