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加强涉及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有效方式。
青少年法治教育应以宪法和刑法“重器”为中心,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专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知识体系,精心选取重点法理、法条、案例等内容,把最新立法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来龙去脉讲全、讲清、讲准、讲透,更好引导广大青少年实现法治自觉和法治自信。
同时,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行刑衔接和特定人员的监管保护责任,加强对职业道德与伦理的宣传教育普及,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法治氛围。
在充分发挥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坚持“漫灌”和“滴灌”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协同、多维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创设多元法治场景和教育场域,有效引导青少年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厚植法律信仰。
数字技术和网络空间的发展,为更好探索参与式、实践式的法治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不应仅仅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法治教育开展的新方式,还要研究如何将新时代法治教育理念与科技发展真正契合起来。
尤其是,要将各类新型犯罪形态和治理现状清晰、准确地展示出来,使青少年在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有足够的能力识破新型犯罪手段和方式,切实提高判断力、抵抗力、免疫力。
(来源:解放日报,日期: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