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从西方经典发现中国镜像——孟德斯鸠江南特殊论及其他
主讲人:李天纲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宏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谈人:於兴中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王氏讲席教授
李秀清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致辞人: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主持人: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时 间:北京时间2021年4月6日19:00~21:30
美东时间2021年4月6日 7:00~9:30
地 点:ZOOM平台(详见海报)
自明末耶稣会士梯航西来,西方对中国的认知超越丝绸瓷器,呈现多重文化政治的镜像。然而,及至本轮全球化,文明互动虽然空前,西方世界对华观感却大相径庭。仰慕中华文化者固然众多,妖魔化者亦不乏其人。何以在西方,中国镜像反差如此之大?进而言之,中国之镜像,深嵌西方知识谱系之中,深远影响了十八世纪以降之启蒙运动乃至人文社会科学之发展,并再次层累构造中国形象。这样的多层中国镜像,形成缘由及其意义又何在?本期东方明珠大讲坛旨在正本清源,通过知识考古,回答上述问题。
早期西方研读中国,大致遵循三条路径:观礼仪,译儒典,是为伏尔泰氏等文化仰慕流派之渊薮;探贸易,察食货,则启亚当·斯密社会经济分析之脉络;而孟德斯鸠另辟蹊径,置中国于普世性政体理论之中,考地理,原政制,更新西方传统古典政体之说。本期大讲坛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以孟德斯鸠江南特殊论为切入点,梳理中国镜像构成及其对于欧洲思想的贡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李宏图教授长期研究启蒙运动与欧洲近代思想史,他将阐释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中国的影响,与李天纲教授展开对话。同样荣幸的是,本期大讲坛也邀请到知名法理学家、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王氏讲席教授於兴中,以及知名法律史学家、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李秀清与谈。我校科研处处长屈文生教授等专家学者将参加本次大讲坛,讲座由科研处副处长陆宇峰教授主持。
“东方明珠大讲坛”是华东政法大学立足“学术兴校”发展模式和“多科融合”发展格局,由科研处牵头,与各二级学院紧密合作,升级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级别、覆盖全校所有学科、具有学界美誉度、产生全国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殿堂,旨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和高雅的学术氛围,带动全校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层次科研项目、高级别科研获奖取得进一步突破。第19期“东方明珠大讲坛”由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