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PL

学术报告

华东政法大学第17期“东方明珠大讲坛”

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2066

  :大道之行:从“孔门理财学”到近代福利国家的建构

主讲人:聂  鑫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与谈人:谢立斌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院长、教授

    吴文芳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致辞人: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主持人: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122918302100

 

内容摘要:在传统中国思想中,社会(福利)政策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历代政府实施社会政策的效果有所不同,但其本身已成为传统国家治理理念的基本组成部分,早熟的官僚体制为社会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必要条件。无独有偶,在16-18世纪的德语国家,社会救济的责任也由教会转移给了政府;在以普鲁士为代表的福利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官僚体系也逐渐成熟壮大。近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与战乱,社会救济刻不容缓;政府也以复兴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为号召,部分移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在近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立法蓬勃发展,社会福利由消极的临时性赈济变为积极的常态化救济,由在上者单方面的“恩赐”转变为国家的责任与人民的权利。社会立法是中国近代国家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德两国在福利国家模式上的类似选择源于自身的政治体制与文化传统。

讲座为ZOOM线上讲座,报名敬请关注学术华政公众号。



最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