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
主讲人:汪朝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谈人:马建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瞿 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 间:2020年10月16日 2:00-4:30PM
地 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圆桌会议室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民族复兴建立了丰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75年,有关这场战争的研究仍是国际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各种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国际学界,开始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受日本侵略伤害最为严重、抵抗战争最为持久坚定、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贡献最大的中国战场,却较少受到关注,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其中还不乏对中国抗战的轻视与误解。
中国是最早受到法西斯侵略祸害的国家,也是最早意识到法西斯侵略危害的国家,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初的枪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激发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警惕,由此展开了世界范围内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抵抗和斗争。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以弱敌强,为二战中被侵略弱国奋起抵抗并最终以弱胜强树立了标杆。从国际视角将这场战争的研究推向深入,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更能体会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及其现代意义。回顾过去,观照当下,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抗战史研究大有可为,也应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华东政法大学第13期“东方明珠大讲坛”有幸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汪朝光主讲《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汪朝光教授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论著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2010)、《中华民国史》(第四、十一卷)(2011)、《和与战的选择:战后国民党的东北决策》(2016)、《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2019)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马建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等专家学者将参加本次会议。讲座将由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屈文生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