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PL

校园通告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 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 会议公告

发布时间:2019-12-04浏览次数:1812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

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

会议公告


 为应对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给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深入开展数据驱动时代法律制度和政策的系统和前瞻性研究,培养网络数据法律人才,服务于数据经济发展和网络强国战略,华东政法大学拟成立互联网法治研究院。为了更好地把脉数据产业发展对制度需求,更好地定位网络数据法学研究,我们发起成立“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拟于2019127日在上海召开“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会议由研究院挂牌仪式暨“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成立大会、主题演讲和专题研讨组成,专题研讨分为以下两个专题:(1)数据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制度需求;(2)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原则和趋势。本次论坛系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和上海市法学会的指导下,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由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和上海司法智库协办。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敬告如下:


一、论坛主题:数字经济与个人信息立法

本次成立大会与高峰论坛议程如下:


二、论坛时间、地点

(一)时间:2019127日,上午8:30-下午3:30

(二)地点:中国上海·环球港凯悦酒店8





 三、会议议程:

(一)研究院挂牌仪式暨“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成立大会

830-845 会议签到

845-1000  

 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

1.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宣布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互联网法治研究院的决定(3分钟)。

2.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院长高富平教授介绍研究院定位和共同体设想(10分钟)

3.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张仲灿致辞(5分钟)

4.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茆荣华致辞(5分钟)

5.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会负责人周汉华研究员致辞(5分钟

6.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教授致辞(5分钟)

7. 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揭牌仪式

8. “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启动仪式

 茶歇15分钟

(二)高峰论坛

 主题演讲:1015-1215  

 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高富平教授

 演讲嘉宾:1.崔亚东: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

2.周汉华: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负责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3.涂子沛:数文明科技公司CEO

4.马小峰: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教授

5.黄丽丹: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公共与法律事务部 大中华区总监

 午餐:1230-1330

 专题研讨:1330-1530

 参与人:全体与会专家

Panel 1:数据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制度需求

 数据经济是将数据作为资源进行社会化匹配,形成满足各种智能分析的数据集(库),以洞察事务规律,预测未来,支撑或辅助各种决策,是一种普适的知识或智慧生产活动。本专题将围绕如何理解数据资源(资产/财产)以及如何实现数据资源的有序利用进行展开。

 如何理解数据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其划分依据或标准是什么?政府数据如何用于商业目的地数据分析或产品研发?企业(国有垄断性企业、竞争性企业、外资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学校等事业单位)运营形成的数据,哪些可以提供给政府?提供给政府的数据就可以向社会无条件开放吗?企事业单位对其运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有怎样的权利,是否可以提供给他人使用或防范他人以不当手段获取?您如何看待爬虫的法律边界?如何保持网络的开放性与数据私人性(控制者对数据的控制利用)之间的平衡?数据的可流通性、数据流通利用的法律风险和及其风控的可能性(或措施)如何?如何构筑满足数据社会化利用的数据流通利用秩序?

Panel 2: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原则和趋势

 国际社会上的个人信息(欧盟称之为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为应对个人信息电子化带来的重复或长久利用所造成的个人对其个人信息利用的“失控”状态,以及基于保护数据主体个人尊严或自由之目的而建立了一套个人信息合法利用的制度规则。但是,在人类进入网络化生存阶段,泛在的网络不断收集、生产出海量的数据,人类对个人信息的利用也进入到了可基于海量网络数据对个体(identity)进行全方位智能分析的阶段。

 随着个人数据范围的扩展,以及对个人数据利用的广度和方式的巨变,是否可以依旧援用传统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对其进行规范调整?为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推进数据经济的发展,应当对这些原则或规则作出哪些调整?这也是我国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您有何高见?本专题将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目的和个人信息利用的法律基础,就如何构建出既能保护个人主体权利又能够促进个人数据社会化利用的法律制度展开讨论,并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研讨规则:与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业领域选择参加其中一个专题讨论会,并从自己的研究或职业经验出发,围绕该专题所列之问题提出观点并简论自己的观点(发言结构:观点+理由)。与会专家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5分钟;后续发言如观点相同,您只需要表示赞同即可,如反对或补充某观点,请您陈明理由。


四、会议报名须知:

本次论坛上午揭牌仪式、成立大会和主题报告为开放式会议,欢迎社会各界对网络数据法律有兴趣的人士通过邮件报名参加。

 下午的专题研讨为邀请制,如果您或您的团队有兴趣报名参会,请将您的姓名、机构、职务职称、联系方式、拟参加的专题(Panel 1 Panel 2发送至邮箱miamilei@126.com进行报名,也欢迎参会者就上述两个专题提前向本论坛提交书面建议或文章(发送到上面的邮箱中)。

 因场地有限,主办方将根据报名顺序与报名信息的相关度进行适当筛选,最终以收到回复邮件或短信的信息为准。


五、会议费用

 本次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报名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食宿自理。


六、会议联系人

邮箱:miamilei@126.com

联系人:王镭  电话:18851088503(微信同号)


七、会场通勤方式:

乘地铁3413号线至金沙江路站下

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打车约28分钟

自上海虹桥高铁站打车约26分钟



2019123



最热导读